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6:54 点击次数:72
在瓮安县经济开发区,一座曾因安全环保问题关停的工厂正焕发新生——随着2.5万吨黄磷生产线和20万吨活性氧化钙生产线进入最后调试阶段,贵州胜泓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项目即将在7月初建成投产。
2021年,云南胜威化工集团收购原龙腾磷化、兴牧高科两家关停企业资产,成立贵州胜泓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,通过三年攻坚,将一片废墟蜕变为“磷-硫-铁-钙”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高地。
胜泓威2.5万吨黄磷生产线和20万吨活性氧化钙生产线
“接手时,反应炉爬满铁锈、厂区设备及管道设备损毁严重。”胜泓威综合行政总监朱江说,2021年,当贵州胜泓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1.1亿元收购龙腾磷化、兴牧高科两家关停企业时,迎接他们的是荒废两年半的僵尸企业。
朱江指着崭新的中央智能控制指挥中心回忆说,2019年停产时,设备腐蚀率达70%,胜泓威却看到磷化工市场转机,企业投入3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,重建安全环保系统,将废弃电炉改造为现代化黄磷生产线,2022年2月技改完成后,实现满负荷生产,年产黄磷达到5240吨,工业产值突破1.95亿元,创历史新高,同时解决了当地两百余个就业岗位,从锈蚀中破土而出。
转型的密码藏在“吃干榨净”的智慧中。“清华大学、胜威研究院等科研团队帮我们突破磷矿利用瓶颈。其中,自主研发的矿山充填胶凝材料,使磷渣固废高质化利用产品附加值翻两番。”据朱江介绍,“通过构建"磷-硫-铁-钙"循环链,企业实现三废资源化:黄磷尾气净化后用于钙粉煅烧,年节约标煤1.2万吨;磷渣综合利用制成工业保温棉;磷铁提炼磷酸铁锂原料。24项专利技术让三废脱胎换骨,1584万元研发投入结出循环经济的金果。”
中央智能控制指挥中心
“过去卖一吨黄磷亏两千,现在成本在原有的基础上直降三成。”朱江告诉记者,110kV变电站的建成使电价降至0.03元/度,峰谷生产策略更让吨电耗成本直降2000元左右,2024年公司黄磷产量冲上5850吨历史峰值,而公司投入43亿元布局的两期工程正开启三级跳:一期1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及其配套项目即将试产,二期纳米碳酸钙、岩棉新材料等高端产品已排上建设施工日程。
而今,“教育科研人才一体化”战略在此落地生根——政府配套变电站、税收优惠、7项国家级奖项认证,让这家曾濒临死亡的企业化身“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”“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”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
编辑 陈露
二审 管云
三审 岳振